为什么会有恐婚感觉

潮流录 人气:1.08W

为什么会有恐婚感觉,现在的社会,离婚是家常便饭,婚姻恐惧症也大肆蔓延。扳扳手指,自己身边就有那么多人感染了“恐婚症”,那么为什么会有恐婚感觉,下面一起来看。

为什么会有恐婚感觉1

恐婚者说,谈恋爱的感觉挺好,很轻松,何必要用一纸婚书把两个人绑在一起呢?结婚太麻烦了,还是做恋人比较好,合则聚,不合则散,没有心理负担。他们“理智”地认为,日子久了,总会有彼此厌倦的时候,何必束缚别人、束缚自己?因此他们始终对婚姻持观望态度,不肯把幸福的赌注押在未来的配偶身上。那些眼界狭窄、整天迷恋二人世界的人在恐婚者眼里是最没出息的。

总有许多善良而老派的人在恐婚者耳边喋喋不休地劝说:年纪不小了,该结婚了。可是恐婚者有的是理由在围城外徘徊不前,怕失去自由,怕被老婆孩子套牢,怕婚姻毁了现有的快乐。

为什么会有恐婚感觉

恐婚者担心自己最终还是不能避免结婚的庸俗结局,漫长的未来幸福与否谁能无法预料。也许有一天,恐婚者咬牙切齿地说服自己克服了婚姻恐惧症,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踏上红地毯,但心理上的巨大障碍仍可能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尽管心里一再对自己强调婚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可压力感或恐惧感仍挥之不去。

恐婚者说:爱情使人睡不着,婚姻使人打瞌睡!延长爱情的惟一方法,就是推迟结婚的时间!结婚的历史意义在于:连接两个人的那条“红线”从此会变成一条绳索!

女人具有水的属性,男人具有火的属性,婚姻就是试图使水火相容的一种尝试!

“恐婚症”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现代社会心理疾病。社会舆论对婚姻的负面宣传是“恐婚症”的起因之一,媒体经常就如何处理婚姻关系进行各种讨论,这种社会氛围使尚未走入婚姻的人们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对婚后生活的过多考虑在面临婚姻时的表现形式就是对结婚的恐惧和逃避,很多人因此推迟结婚,甚至宁愿独身,也不愿意“受罪”。

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害怕结婚的人们不要忘了那句老话:婚姻是一双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你拒绝穿鞋,也许避免了因为鞋子不合脚而磨出血泡,但也可能因赤足行走而踩到钉子上,到那个时候,你或许会意识到,婚姻其实也是对爱情的一种保护。幸福的婚姻生活是治疗“恐婚症”的最佳方法。

为什么会有恐婚感觉2

“恐婚族”多为高知高收入者

临沂有个姑娘今年27岁,一个多月前刚刚在男朋友的老家摆完了结婚喜宴。结婚喜宴对张荔来说,非常勉强。

“在办婚礼前一个月,我就跟男朋友和双方父母都说了,我特别不愿意结婚,结果双方父母轮番给我打电话,甚至还以身体健康相要挟。”语气中尽是无奈,尽管激烈抗议过,最后还是顺从了父母心意,如期举办了婚礼。与别人先领证再结婚不同,时至今日,也没有领结婚证,似乎是给自己一个安慰,她说:“法律上我还是未婚。”

其实,和她一样恐惧婚姻、抗拒婚姻的人不在少数。一项社会调查显示,22.3%的人认为自己存在“恐婚”倾向,45.7%的人认为自己身边就有“恐婚族”。同时,有51.7%的人认为“恐婚族”是正常现象。

这些数据表明,对待婚姻,焦虑和彷徨的人不少。本期,我们采访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理专家郭公社、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师陈绪清。

专家表示,恐婚哪个年龄段都会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收入不菲、思想前卫的都市白领占绝大部分,他们往往具备优秀的个人条件;中年群体中,具有恐婚心理的也不在少数,他们的心智已经成熟,有能力、有担当,恐婚的原因是曾经失败的婚姻造成了心理障碍,为了让自己免受伤害,不会轻易地在婚姻面前就范。

恐婚是易传染的流行病

专家认为,恐婚与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例如,单亲家庭、再婚家庭以及父母感情严重不和,于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婚姻的看法偏消极。同时,较高离婚率、办婚礼巨大的经济压力、害怕失去个人自由以及承担责任等导致恐婚。

与不婚族还是不同的,很大一部分的恐婚族,其实都向往美好的`婚姻生活,只是过度放大了其中的问题,没有信心面对。

专家表示,严重的恐婚是一种心理疾病。严重恐婚者思想偏执,与心态有很大关系,绝大部分恐婚族都有完美主义倾向,过度放大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因而产生了恐惧和逃避心理。恐婚甚至是一种非常容易互相传染的流行病,尤其是在关系亲密的朋友及家人之间。

为什么会有恐婚感觉 第2张

预设婚姻不美满,会更加恐婚

在总结了不少婚姻恐惧症病例后,医生得出一个结论,绝大多数恐婚的人有一种逻辑推理,即预设了不好的婚姻生活,这往往是从他人的经历中得出的,有了这一前提,在婚姻中碰到问题时,不是积极想办法,而是觉得“果然是这样”,结果更加朝心理暗示的方向发展。

郭公社说,一位患者曾经为“切葱到底该切圈还是切丝”这种事儿,夫妻吵了好几年,只要不是根本性的原则问题,就不要上纲上线,更不能一心想争个输赢。“婚姻不是讲道理的,每次吵架都要争个输赢,赢了其实也是输了。”

专家认为,“恐婚症”,既和家庭有关,也是个社会问题。当今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这让部分“80后”、“90后”不能全身心经营婚姻。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对子女婚恋观的形成起直接作用。家庭幸福、温暖、父母少争吵,这样的家庭中走出的孩子对婚姻的恐惧感会下降很多,甚至向往和父母一样的美满婚姻。因此,年轻的父母应对婚姻家庭有责任感,遇到问题共同协商,争吵时尽量回避孩子。

专家介绍,在美国,有的州初高中就会设立婚姻课程,帮助年轻人形成良好的婚姻家庭观。这一点值得借鉴。

TAGS:会有 恐婚